呀齁!上週過得好嗎?
前幾天在圖書館意外借到了《The Let Them Theory》的紙本書,忍不住興奮地又再讀一次。
還記得今年三月時寫過〈別再想改變別人了!Let Them Theory 的生活哲學〉的電子報,這次意外遇到實體書真的很開心。
能夠隨手翻閱、在喜歡的段落貼便條紙、甚至在頁面間夾書籤,這種與書本互動的感覺,讓重讀變成一種全新的體驗。
再次遇見 Let Them
距離上次分享已經過了半年多,這段時間裡,我持續在生活中實踐「Let Them」的概念。
說實話,我很常失敗。
我很常想問為什麼…
為什麼他要這樣做?
為什麼他不能理解我?
為什麼事情不能按照我想的方式發展?
但漸漸地我發現,有時候就是沒有為什麼。
最近聽周慕姿心理師在 Podcast 中提到一段話,特別有共鳴:
我們想要做自己的過程中,會慢慢發現別人跟我們的想像不一樣,而我們跟別人的想像也不一樣。別人沒有義務成為我想像的那個樣子,愛我、肯定我、很能理解我的樣子。可是相對的,我也沒有那個義務要成為別人想像中的樣子。長大就是在消化這些遺憾的過程中,越來越能夠接受跟通透。
這次再讀 Let Them Theory,我對 Mel Robbins 的一些觀點有了更深的體悟。
想分享的 4 段畫線
翻開書頁,看到自己畫線的段落,彷彿與幾個月前的自己對話。
這裡分享 4 段特別打動我的句子:
1- 關於保護自己的能量:
What Dr. Aditi’s research proves is that learning to protect your energy will improve your mood, mindset, health, focus, and ability to disconnect and unplug. I believe this is one of the reasons why so many people get the words Let Them tattooed on their body within days of learning about the theory. It serves as a reminder that your peace is worth protecting.
Aditi 博士的研究證明,學習保護自己的能量將改善你的心情、心態、健康、專注力,以及斷線和放鬆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在學會這個理論後,會在幾天內就把「Let Them」刺在身上,它提醒我們,內心的平靜值得被保護。
2- 關於情緒的本質:
Emotions are just a burst of chemicals in your brain that ignite and are absorbed into your body within six seconds. Research shows that most emotions will rise up, and then fall away, within 90 seconds, if you don’t react to them.
情緒只是大腦中爆發的化學物質,會在 6 秒內被身體吸收。研究顯示,大多數情緒會在 90 秒內升起然後消退,前提是你不對它們做出反應。
這個概念徹底改變了我面對強烈情緒的方式。
3- 關於人際關係:
People can only meet you as deeply as they’ve met themselves. Most people haven’t gone to therapy, haven’t looked at their issues, and they don’t want to.
人們只能以他們認識自己的深度來認識你。大多數人沒有去過諮商,不曾審視自己的問題,他們也不打算這麼做。
這句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無法給予我們期待的支援或理解,不是因為他們不愛我們,而是因為他們自己還沒有做到那個程度的自我覺察。
4- 關於成長:
There are certain people who are meant to be in your life for a season. There are people that are meant to be in your life for a specific reason. And there will be people who will be with you for a lifetime. This is normal. And when someone drifts away, or the energy feels off, do not make them your enemy.
有些人注定只在你生命中的某個季節出現,有些人是為了特定原因而來,而有些人會陪伴你一生。這是正常的。當友誼產生變化或能量轉變時,不用把對方變成敵人。
這讓我想起之前在〈Q4 離年底剩 90 天〉那篇提過的「人生季節」概念。
人際關係也是一樣,有些關係適合在某個人生階段深耕,有些則會隨著我們進入不同的季節而自然轉變。重要的是學會順應這個節奏,而不是強求每段關係都要永遠保持同樣的強度。
結語:紙本書就是讚
重讀這本書讓我再次確認,紙本書的價值不只在於內容本身,更在於閱讀的體驗。
可以隨時翻回前面或後面的章節,可以看到在各種時期畫線的痕跡,看見自己的想法上的不同。
雖然是圖書館借的書不能在上面寫字(請愛護公共資源!),但光是能夠實際翻頁、感受紙張的質感,就已經是很棒的體驗了。
如果你也對 Let Them Theory 感興趣,或是正在練習放下對他人的期待、學習專注於自己能掌控的事情,很推薦你去圖書館借閱或購買這本書。
Keep experimenting.
胡胡 xx
本週日記提問 Journal Prompt of the Week
最近有什麼事情讓你覺得「為什麼他要這樣做?」試著對自己說「Let Them」,然後問問自己:「Let Me 做什麼?」
本週劃線 Highlights this Week
You can’t control what other people say, think, or do. Anytime you try to, you lose your power. You must learn to focus on what you say, think, or do. That’s how you remain in control.
From 《The Let Them Theory》, by Mel Robbins, Sawyer Robb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