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ning Everyone!
上週颱風的緣故,因此放假在家躲了兩天風雨,很幸運的除了外面狂風暴雨之外,沒有任何不方便發生,很感謝。
通常連假,都會在假日的最後一天油然而生濃濃的自我厭惡感,因為什麼「正事」都沒做,不是瘋狂地滑手機,就是不間斷地追劇,衣服沒摺,房間一團亂,碗不想洗,沒有讀想讀的書,沒有寫作,沒有思考沒有運動,沒有出門,胡亂熬夜,作息大混亂。
直到假期最後睡前的兩個小時才開始討厭自己。
聽起來真的蠻糟的哈。
但是前幾天的颱風假,不知道為什麼忽然轉變了。
決定上午完全不開電腦,把手機擺超遠,開啟偽咖啡廳音樂,打開手錶上的倒數計時,倒好咖啡和水,意外的瘋狂投入閱讀從圖書館借了許久的書,一下時間就過了。
可能是因為複習《星箭廣播》數位極簡主義這集,這集主要介紹 Cal Newport 的書《深度數位大掃除》。聽到主持人 Titan 分享自己每天拿起手機的次數很容易超過 100 次,讓之前用了 Opal 發現每天拿起手機常常超過 50 次的自己不孤單。
因為收聽 Podcast,回頭再看了一次《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
決定再次嘗試制定新的數位極簡計畫。
什麼是數位極簡主義?
Cal Newport 在《深度數位大掃除》書中提到「數位極簡主義」的主張是:「把連線的時間放在少數幾個精心挑選的最適活動上,那些活動強力的支持你重視的事物,你也樂於錯過其他的一切活動。」
之前也在「買一台閱讀器吧」裡提過耳朵書籤曾說過的:「數位極簡主義:你的價值觀是什麼,你所使用的數位產品應該圍繞著這個價值觀。 」
我認為的數位極簡主義:「極簡主義的精髓是『少就是多』,強調簡單,鼓勵人放棄不必要的東西和活動,以獲得心靈的自由和平靜。延伸之,數位極簡主義的精髓是『有意識地利用少量時間使用必要的科技,提升生活品質和所需』,強調保護自己的精力,限制使用科技的規則和時間,享受獨處。」
嘗試數位極簡主義
之前曾經在寫過的「斷線練習第一步」和「減少手機螢幕使用時間」文中提到手機上的限制和觀測,決定搭配之前設定「個人守則」一樣,再次嘗試詳細寫下自己使用手機、社群軟體和串流的時間和方式。
- 起床第一件事不滑手機:用手錶取代關閉手機的鬧鐘,有時候會穿插用實體鬧鐘。起床後用手錶播放 Spotify 早安歌單。後實施「222」:去陽台站兩分鐘、喝兩口水、舉兩下啞鈴,再去刷牙洗臉。
- 睡前斷線:新的計畫是晚上十點後關電腦,使用 Jomo 封鎖社群軟體,封鎖時間為晚上七點到隔天中午十二點。)
- 週一夜休館:決定學大部分的美術館和博物館,週一是休館日,因此週一晚上也不開電腦,不回訊息。
- 假日上午休館:假日上午到中午十二點前不開電腦,不用手機,也不回訊息。
- 刪掉所有手機上的社群軟體:除了必要的,其他一律用電腦查看,瀏覽器用擴充程式「Stay Focused」限制使用時間。
- 固定回訊息和看手機的時間是:中午十二點到五點之間,晚上八點到九點之間。
- 盡量統一在週四回覆 Email。
- 吃飯不滑手機。
- 感到無聊的時候思考一個問題:例如「什麼是我的理想生活」?
上述規則不包含任何緊急事件,如果發生緊急的事情,想聯繫我,請撥打我的手機號碼,並連續打三次,我會接,當下沒接到也會回撥電話。
請幫助我
如果我在規則不允許的時間傳訊息給你的話,請你慷慨地提醒我不要再手機成癮,哈哈。可以傳一個紅牌的 emoji 給我 🟥。
之前到現在的轉變
從三月刪掉手機上 Instagram 之後,就沒特別載回來,只有和朋友出去的時候,想發限動才載回來,用了半小時就又立刻刪掉,偶爾用電腦開開看。
遠離 Reels 小廢片對我來說真的很好,上個月也是順手把手機裡的 YouTube 和 Netflix 都刪了,瀏覽器的 YouTube 也安裝了「Unhook」的擴充程式,徹底阻隔演算法的推薦,專心收看想看的影片就關掉。
照著 Cal Newport 書中說的,光是減少劣質休閒活動時間是沒辦法貫徹數位極簡主義,必須安排優質休閒活動。
接下來還有許多書想讀、電影、紀錄片、影集想看,和很多文章想寫!再花時間好好規劃優質活動。
希望接下來可以變得更好,有限度地使用科技來提升生活的便利性,而不要被奪取注意力:)
期待下週見。
hu xx
本週金句 Quote of the Week
沒有手機的生活有時可能有點麻煩,但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那不是什麼世界末日。
From 《深度數位大掃除》, by Cal Newport
本週遇到的酷東西 Cool Stuff of the Week
2024 巴黎奧運台灣隊賽程 Google 月曆 - 追蹤好久的推友 Mick 做了一個有趣的東西,提供給支持台灣選手的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