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ning Everyone!
今年新年我又感冒了,好像變成連續第二年的「傳統」。希望這個不太 OK 的傳統能在今年畫下句點。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關於「抱歉」和「謝謝」的小故事。
當我們做了一件有點不好意思的事情,第一個脫口而出的話是什麼?是「抱歉」、「不好意思」還是「對不起」?
語言和文字的力量很奇妙。
當聽到「抱歉」、「對不起」的感受,和聽到「謝謝」、「感謝」時是截然不同的。
我們常常出於禮貌和避免衝突而習慣性地說「抱歉」,而有時候心裡其實並沒有真正的歉意,「抱歉」反而變成了一種便利的開場白,為我們接下來要說的需求鋪路。
這樣的「抱歉」真的有達到道歉的效果嗎?還是其實正在一點一滴地無形傷害我們的友誼和互動?
之前對芭比電影女主角瑪格羅比的訪談印象深刻,她提到在觀看芭比 YouTube(Sorry Reflex) 時學到了一課:
與其說「抱歉」,不如說「謝謝」;與其說「抱歉打擾你」,不如說「謝謝你撥空聽我說」;與其說「抱歉我做不到」,不如說「謝謝你的理解」。
「謝謝」真的很神奇。
我在寫每天的感恩日記時,很常不知道要寫什麼,而只要先在開頭寫下「謝謝」兩個字,後面的話就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這些感謝可以很簡單:謝謝今天宜人的天氣、謝謝今天喝到的好喝的水、謝謝健康的身體、謝謝專注的大腦。
平凡的生活正是由這些微小的美好累積而成,隨時都可以心存感激。
比如現在的我因為感冒而流鼻水、喉嚨不適,無法發揮百分百的能力時,我仍然心存感激,感謝台灣便捷快速的醫療系統讓我可以減輕疼痛和不舒服的時間。
感謝芭比的建議。
試試看用一天的時間,把「抱歉」換成「感謝」吧。
期待下週見。
hu xx
本週金句 Quote of the Week
Don’t try to be more right. Just be less wrong.
From 《How to Live》(or read it online), by Derek Siv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