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ning Everyone!

上週有三個晚上在凌晨兩點多都有把我從熟睡搖醒的地震,真的好怕⋯⋯

我忽然就在想到底為什麼會這麼怕地震,尤其想到四月三日那天,光是站著的腿軟,被大自然的力量震懾。隨意想想,可能是害怕被崩裂的天花板或是東西砸到很痛吧,這些想像都加深我對地震的害怕,而我希望能減少對地震的的恐懼。

我決定用「恐懼設定清單」(Fear-Setting List)來瞭解我對地震感到的恐懼。


恐懼設定清單(Fear-Setting List)- 地震篇

「恐懼設定清單」怎麼做?

  • 定義:如果決定或選擇發生,最壞會發生什麼事,產生什麼負面影響,讓你害怕到無法做,寫下 10-20 個對恐懼的定義。
  • 預防:針對「定義」的最壞的情況寫下預防方式,怎麼做才能不發生那些可怕的事。
  • 補救:如果真的發生「定義」所述的糟糕情況,寫下如何把損害降至最低的補救方法。

定義恐懼

  1. 我害怕地震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
  2. 我很怕痛
  3. 我害怕因為受傷逃不出去
  4. 我害怕沒辦法有原本完整的自己可以過原本好的生活
  5. 我害怕死
  6. 我害怕讓家人擔心
  7. 我害怕地震會造成金錢上的損失
  8. 我害怕麻煩,不喜歡麻煩,重新變回原來的生活會很麻煩

預防行動

  1. 我害怕地震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 → 學習怎麼在地震發生的當下保護自己。現代的醫療很發達,要相信台灣的醫護人員。而且去年不是腳才斷掉嗎?有些東西是需要時間就可以復原,有些東西就算時間過了還是會留下傷疤,就像一直以來的生活,心其實也留下很多傷疤,或許身體沒有大礙,或是從外表看不出受傷的樣子,但是還是有傷,只是有這些傷,也不代表我就不能往前了對吧,經歷的那些傷和難受,是為了讓我更珍惜現在有的一切和狀態。
  2. 我很怕痛 → 哈哈對啊,阿就很怕痛,每個人都有怕痛的時候,但是回想,我小時候也很害怕打針,很怕針頭刺進去的瞬間痛感,很妙的是,我現在卻是可以享受抽血的人,喜歡看著針戳進去靜脈,血緩緩噴出來的感覺。「痛」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雖然我認為自己感受痛的能力很高,但是相信能透過訓練提升耐痛力,看想往怎麼樣前進吧,不要痛,也可以盡力逃,那就是要建立逃出去的策略。
  3. 我害怕因為受傷逃不出去 → 像今際之國裡的主角們,求生意志和運氣是存活下來唯二重要的事情,第一個我可以控制,第二個我不行,所以專注在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就可以了,練習求生意志,相信自己是可以順利脫逃的,相信自己是可以平安無事的。
  4. 我害怕沒辦法有原本完整的自己可以過原本好的生活 → 同上面說的,身體的完整要靠運氣,如果不幸真的發生不好的事情,只要大腦和心好好的存在,還是可以體驗很多不同的生活,端看用什麼視角面對眼前發生的事情:)
  5. 我害怕死 → 認真來說死了就是死了,怕的是不得好死,在死前很痛之類的,所以死並不令人恐懼,而是不能好好死去,或是死前的痛楚。
  6. 我害怕讓家人擔心 → 寫好遺書,做最壞的打算就可以了。
  7. 我害怕地震會造成金錢上的損失 → 錢再賺就有了。
  8. 我害怕麻煩,不喜歡麻煩,重新變回原來的生活會很麻煩 → 世界上有各種麻煩的事情,我想自己也沒有很討厭挑戰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吧,反正遇到什麼不喜歡又麻煩的事情,就想想看怎麼 make it fun,人生在世本來就有各種體驗和機遇在眼前等著自己,除了害怕,除了厭煩,我想還有別種方法應對,有時候享受一些不方便也正是有趣的地方不是嗎?

補救方案

  1. 我害怕地震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 → 如果真的受傷了,能做的是努力復健,增強自己的求生意志。想想看媽媽,醫生原本說她車禍後的手已經沒救,抬不起來了,她現在卻可以拿比我啞鈴還重的鍋子。現在能做的是,去搜集一些原本不可能卻變為可能的例子。相信人能做到的事情是無限大無限多的,只是自己有沒有辦法想像自己做得到。讓自己去想像,讓自己去想像自己的強大。
  2. 我很怕痛 → 受傷真的很痛怎麼辦?過去也有很多很痛的經驗,但我都撐過來拉,鼻子開刀,復原期從鼻子拉出海綿再把海綿塞回去,如果說一到十分的痛,我想那應該有八分,不小心腳斷掉,還是硬是從受傷的地方走回公司,大概也有好幾百公尺,最痛的感覺就不說了,平均起來,我想那應該有六分。接下來人生可能還是會遇到很多痛的時候,但回想過去的經驗,我相信,我還是有辦法面對真的很痛的事情。
  3. 我害怕因為受傷逃不出去 → 真的逃不出去也沒什麼,因為最壞的就是只有一死,當這天到來,任誰也無法躲過,用這樣的想法,換得也是另一種安心。
  4. 我害怕沒辦法有原本完整的自己可以過原本好的生活 → 其實就像忒修斯之船討論過的哲學概念,當船上的每一片甲板每一片結構都被換過了,那還是原本的船嗎?每天人的細胞都在死去新生,我和好幾年前的我早就不一樣了,那我難道不是原本的我嗎?所以所謂完整的自己的定義是什麼?每個階段都能有完整的自己,只看我怎麼看我自己。
  5. 我害怕死 → 和家人或是重視的人討論好怎樣的狀態就是放棄治療。
  6. 我害怕讓家人擔心 → 認真想想,家人永遠會擔心。
  7. 我害怕地震會造成金錢上的損失 → 大不了去打兩份工,大不了就是回老家住,休息到有錢有身體再工作就好了。
  8. 我害怕麻煩,不喜歡麻煩,重新變回原來的生活會很麻煩 → 變回原來的生活真的會很麻煩嗎?上次花蓮地震,關於交通或是救災,台灣都以驚人的速度復原,很誇張,要相信自己,復原的能力是很可怕的。

以上就是我使用恐懼設定清單,列出我對地震的恐懼定義預防和修補。

接下來打算進行的行動如下:

  1. 瞭解台北居住地和地震的關係,以備真的要搬走的預先作業。
  2. 參考地震防災知識。
  3. 參考失火防災知識。
  4. 準備防災包。
  5. 安排時間去地震防災館和地震教育園區。
  6. 思考遺書。
  7. 瞭解死前的痛苦,如何減輕痛苦。

期待下週見。

hu xx


本週金句 Quote of the Week

我不太能理解,為什麼大多數人覺得討論死亡是很困難的事,畢竟死亡是我們所有人的未來裡,唯一的必然。

From 《死前斷捨離》, by 瑪格麗塔‧曼努森 Margareta Magnu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