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上週過得好嗎?
連續兩週都提到和問題有關,因為最近又有點陷入不知道要寫什麼電子報的漩渦裡了,而這種時候就需要滿滿的 journal prompts。
今天想深入分享上週提到的概念「所羅門悖論」(The Solomon’s Paradox):
People often give better advice to others but fail to give better advice to themselves.
所羅門悖論:我們都是別人的人生教練
Alex Hormozi 提出的所羅門悖論(The Solomon’s Paradox) ,指的是一種現象: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問題時,通常能更有智慧地分析和提供建議,但在處理自己的問題時卻容易陷入糾結,導致較不理性的決定。
這個悖論以聖經中的所羅門王命名,他以智慧聞名,但在管理自己的生活時卻屢屢犯錯,人們在思考朋友的困境時,往往能考慮多種觀點,尋求折衷方案,然而,當涉及自身問題時,情緒往往使決策變得狹隘。
想想看這個場景有沒有很熟悉:
朋友一直滑手機時,自己有時候會在心裡 murmur:「應該多閱讀、做點有意義的事,不要被演算法綁架。」
自己:(一邊想著一邊又開始滑 IG)
哈哈哈,雙標仔對吧?因為:
- 人傾向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卻看不清自己的問題。
- 喜歡解決別人的問題,因為解決自己的問題比較困難,不想面對自己的問題。
- 第三者的角度看起來比較客觀,比較簡單。
如何使用所羅門悖論(The Solomon’s Paradox)?
Alex Hormozi 分享自己的所羅門計畫:每週固定和 85 歲的自己進行一小時的對話。
影片中有句話很打動我:
有兩種人能給出超棒的建議,一是完全了解事情背景的人,二是和自己動機完全一致的人。而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那就是未來的自己。
免費人生教練是 85 歲的自己
召喚 85 歲的自己,重點在汲取老年的智慧。
85 歲的自己會提醒現在的自己做出讓未來沒有遺憾的決定,或是告訴現在的自己放輕鬆點,不用對眼前的事情過分較真,利用接近生命最後的幻想,用時間的緊迫告訴自己只要在意最重要的事情就好(例如之前提過的臨終前的五個遺憾)。
85 歲的自己是一位免費的人生教練,不需要花大錢或時間尋找別的人生教練,先幻想 85 歲的自己就可以囉。
回想起前幾天,因為在捷運上沒站穩,不小心跌到另外一個乘客身上,急忙地說抱歉不好意思(實際上是長這樣 >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如果是以前的話,我早就在心裡把自己罵成豬頭,甚至想殺了自己,只想把自己的頭推去撞牆;現在的我,在說完道歉之後,就安撫自己說:「沒關係,每個人都會犯錯,等等那個人就下車了,其他人都在滑手機,根本沒有人看自己,沒關係。」
這種轉變讓我意識到,有時候召喚另外另一個版本的自己,讓現在的自己不要自我批評到狗血淋頭,而是告訴自己放輕鬆點,有些糾結或是鑽牛角尖很不必要,不需要對眼前的事情執著。
我相信 85 歲的自己是一個溫和的老人,我想常常召喚他來幫助自己。
結語:不要浪費時間在不重要的人事物上
人生只有一次,時間是最珍貴的貨幣。
時間是世界上最公平的東西,每個人都擁有同樣數量的貨幣。
請善用並尊重這些貨幣。
希望未來的我每次在做選擇時,都能想想 85 歲的自己會怎麼說。
也許他會笑著告訴現在的自己:「別想太多了,去做就對了。」
或是溫柔地提醒:「這件事真的沒那麼重要,把時間留給真正在乎的人和事吧。」
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就當作是個有趣的實驗。
畢竟,最了解自己的人生教練,24 小時待機在身邊喔。
祝你有個美好的一週,期待下週見。
Keep experimenting.
胡胡 xx
本週發現 Weekly Something
⌥ IG Reel - 如何克服自我懷疑(Self Doubt)的三步驟 by @tyler_deveraux
影片中的小男孩分享克服自我懷疑的方法:1) 想像沒有自我懷疑的自己、2) 列出現況與理想的差距、3) 採取行動縮短差距。
他輕鬆地說:「It’s simple as that.」
這正好呼應了所羅門悖論。
當我們用第三者的角度來看問題時,解決方案往往顯得簡單明瞭,但當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情緒和糾結卻讓一切變得複雜。
也許 85 歲的自己看到現在的我們,也會像這個小男孩一樣平靜地說:解決方案其實很簡單,只是我們把它想得太複雜了。
本週日記提問 Journal Prompt of the Week
三個與 85 歲自己對話的日記提問
如果 85 歲的我回頭看今天的選擇,會覺得今天這 24 個小時的「時間貨幣」花得值得嗎?哪些事情他會說「做得好」,哪些他會笑著搖頭說「年輕人啊…」?」
現在讓我焦慮或糾結的這件事,85 歲的我還會在意嗎?如果現在不採取行動,未來的自己會因為「沒有試過」而感到遺憾嗎?
如果最重要的朋友遇到和我一模一樣的困境,我會給他什麼建議?而 85 歲的我,會怎麼溫柔但直接地告訴現在的自己該怎麼做?
本週劃線 Highlights this Week
也許人到這個年紀之後連情感都變得遠視,必須後退一步才看得清自己的心境。即使我們對身邊的一切仍語多埋怨,但我們其實很怕失去自己擁有的。
From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by Lori Gottli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