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ning Everyone! Happy Friday!
今年,我閱讀了許多書籍,其中幾本帶給我深刻的啟發。
我認為,自傳、訪談或是談論自己人生的書,是一個非常迷人的主題。因為這樣的書,必須經過作者的同意、編輯的同意,甚至出版社認為有市場價值,才能得以出版。透過這樣的形式,窺見作者願意分享的部分──那些他們認為可以公開於世、甚至在他們離開後依然留存的生命片段。
想分享兩位酷酷的人──「樹木希林」與「唐鳳」。
他們分別因為癌症和先天心臟病,瞭解死亡離自己不遠,死神隨時可能會出現在附近。藉由他們的故事、思想,以及面對生命的方式,讓我有機會反思現在的生活模式與價值觀。
#1 樹木希林《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圖片來源:寶島社
「樹木希林」這個日文名字令人玩味,有著三個發音相同的字組成──「ki ki ki rin」,會取這樣名字的人,感覺是一個多麼有趣的靈魂呢。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書中透露了樹木希林對老年、疾病和死亡的哲學。
我特別喜歡她提到面對變老的段落:
日常生活是愈簡單愈好,因此,我很徹底執行減少用品、不浪費的生活,第一步就是不買東西。
上了年紀之後,光是眼鏡就有好幾支,為了減少像這樣同一物件不同功能需要好幾款的事情一再發生,我盡可能地捨棄用品,總之就是要削減身外之物。於是拚命想著有哪個跟哪個可以兼用,想到的那一刻真的是最幸福的時候(笑)。你問我這樣會不方便嗎?當然會囉。但接受不方便,將自己放進那個框架之中,變老就是這麼一回事。
生命的品質變差,壽命變長也沒有意義了啊。
這樣的內容對於仍在三十代的我來說,帶來了莫大的啟發。無論是對於身邊物品的執著,藉由她的坦然和幽默,我重新審視自己面對變老、死亡或疾病的看法。
記得讀完她的書後,還特地去看了她電影小偷家族的座談會(YouTube 連結)。即使身體狀況不佳,她依然散發出健朗的氣息,令人敬佩。
#2 唐鳳《我的 99 個私抽屜 : 唐鳳的 AI 時代生存心法》
圖片來源:Audrey Tang@flickr(CC BY 2.0)
唐鳳曾在書中分享:
一直以來,我設想人生的框架,時間軸是很短的。要不然就是當下,要不然就是當天。如果手邊有正在做的事,超過當天的,我就可以發表出來,讓別人去做,也不一定要我來做。所以,如果問我對未來有什麼期許,大概是我想要看到某些事情被完成。
因為我不一定能活到明天,所以今天就放下它。
這段話感覺文字好像從書上跳出來,簡單暴力的難以忽視。
讓我反思我是不是在生活中,無形花費精力和時間去執著或是在意瑣事,因此接下來我想學習如何快速地放下這些事情。
我也很喜歡唐鳳提到「以共同經驗作為話題,任兩人都能產生溝通」、「捨棄認同的原因,認同=排除,共同經驗=感受,沒有排除性」。
我們的日常互動中,常常因為彼此的認知差異產生摩擦。
而當認識的人或是樣態越多,所擁有的歧視或是不認同會越少。
最近讀了另一本書《我已經夠好了》,Brené Brown 提到培養同理心並不容易,而有一個簡單的心法是:「想著對方已經盡力了」,因為當我們能這樣看待對方,就能減少憤怒或認為別人在找自己麻煩的情緒,與其想像對方就是來找碴,假設每個人都已經在他們的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或許就能多一點理解,少一點指責。
試著放下成見,試著改變成見。
※ 關於《我的 99 個私抽屜 : 唐鳳的 AI 時代生存心法》其他喜歡的段落,請點這邊。
感謝上述兩位酷酷的人。
接下來新的一年,我想再多讀一些酷酷的人怎麼生活,畢竟書就是一種奇妙,甚至我認為是一種奇幻的載體,透過文字,就能很簡單地去了解另一個人如何思考如何想像世界,帶領我走向更多可能性和更多元的生活方式。
#3 茂木健一郎《IKIGAI‧生之意義:每天早上醒來的理由,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就是 IKIGAI》

圖片來源:灰熊 iRead
一開始接觸 IKIGAI 這個詞,其實有點中二,覺得 IKIGAI 聽起來很像一種咒語,聽起來很像是把生活變美好的咒語,所以我想嘗試看看。
日文中的「IKIGAI」代表了「生之意義」,它蘊含著一種簡單而深刻的生活哲學。書中提到,IKIGAI 的基礎是五個支柱:
- 從小處著手
- 解放自我
- 和諧與持續
- 些微的喜悅
- 活在當下
這五個支柱看似平凡,但它們組合起來,卻構成了「生活」。IKIGAI 的核心概念,是觀察並珍視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因為這些細節正是幸福生活的基石。
活在當下:不可重現性的美
「活在當下」這個支柱,讓我不禁想到現代人和古人生活環境的巨大差異。
以前沒有自拍,也沒有攝影工具,人們可能更專注於眼前的事物,因為那些瞬間一旦過去,便再也無法重現。
這種「不可重現性」的美,塑造了一種淡然與泰然。
就像書中提到的千疋屋的麝香哈密瓜——只有摧毀它、品嚐它,才能真正體驗它的價值。味覺無法自拍,也無法記錄,只能活在當下,用心去感受。這樣的形容讓我覺得非常奇妙,因為我是一個很喜歡拍照的人,這段話點醒我去體驗那些無法用相機捕捉的感覺,比如觸覺、嗅覺、甚至心靈深處的感受。
從小處著手:平凡中的幸福
IKIGAI 也鼓勵我們「從小處著手」。
比如我每天早上折被子、去陽台曬曬太陽這些簡單的小事,都是發掘生活意義的方式。或是刻意準備喜歡吃的東西當早餐,這樣的安排聽起來簡單,但卻能讓整個早晨增加滿足感。
這些行為本身並不需要他人的認同或讚賞,重要的是我自己欣賞其中的價值。
看似不起眼的微小行動,卻是讓生活變得充實的秘訣。
※ 關於《IKIGAI‧生之意義》其他喜歡的段落,請點[這邊
結語
以上是我今年想分享的三本書,雖然還有很多想分享的好書。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看看我的閱讀清單(Google Sheet)。
或者直接推薦一些書給我!
請填寫寫問卷 推薦我書吧 (▰˘◡˘▰)(Google 表單)
點擊上方填寫推薦問卷,或是直接回信分享你的想法。
期待下封信見。
hu xx
我喜歡的金句 My Favorite Quote
變成了現在這樣的自己,不也是很有趣?
From《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by 樹木希林